傳統A2O工藝改進策略
1、基于SRT矛盾的復合式
A2/O工藝在現有A2/O工藝的好氧區域加入漂浮載體填料,在載體表面附著自養硝酸化菌,PAOs和反硝酸化菌處于懸浮生長狀態,附著狀態下的滋養硝酸化菌的SRT相對獨立,其硝化率受到短SRT排泄的影響較小,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強化。
懸空泥漿SRT、填料投入比和放置位置的選擇不僅要考慮硝化的增強強度,還要考慮懸浮泥漿含量對系統反硝化和除磷的負面影響。
載體填充材料的投合并不能大幅增加系統排泄量,減少懸浮在空中的泥漿SRT,從而提高系統磷去除效率。相反,SRT的縮短會降低懸浮污泥(MLSS)含量,影響系統的反硝化效果,甚至會加劇除磷效果。
研究表明,在懸浮污泥SRT受5 D控制的情況下,復合A2/O工藝的硝化效果與傳統A2/O工藝相差不大,復合A2/O工藝的載體填料不能完全獨立地發揮硝化性能。再次降低懸浮污泥SRT,系統懸浮污泥含量減少,硝酸鹽積累,影響厭氧磷的正常釋放。
2、基于“碳源競爭”工藝。
解決傳統A/2O工藝碳源競爭和硝酸鹽及DO殘余干擾釋放磷或脫氮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。
應對碳源競爭的解決戰略(如補充外部碳源、反硝化、磷釋放再分配碳源(如倒置A2/O工藝)等。
解決硝酸鹽干擾釋磷的工藝改革(如JHB、UCT、MUCT等)。
對于DO殘留干涉磷釋放、反硝化問題,可在好氧區末端增設體積適當的“非曝氣區”。
3、兼顧SRT矛盾和“碳源競爭”工藝
AAO BAF
與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相比,該工藝采用生物膜形式從活性污泥中分離硝化細菌,在BAF池中完成硝化,在AAO中完成脫氮除磷。與傳統的單污泥系統相比,雙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統可以減少30%的曝氣量、50%的剩余污泥生產量和碳源需求,是一種具有實用潛力的新工藝。